找到相关内容173篇,用时59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人的分类和阶梯

    消灾,或求延寿,或求人事顺利,或求子,或求官,如此等等。此类人等,虽然求佛,然已入信我佛,结诸佛菩萨道缘,以其生信故,得道业种,故曰:求佛,乃学佛之始也  第二阶段,善念生起善行初具阶段——人天善法阶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5954354.html
  • 论赖耶受熏和持种

    长期的住在世间,但因其他的业种,又趋成熟的关系,以此成熟的业力,复感馀生的异熟果。像这样的前异熟既尽,后异熟果复生,生生不已,展转相续。因此生死流转,形成三世因果轮回,无有穷尽,当知皆是由阿赖耶识的...

    性 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356533.html
  • 周叔迦:告中国佛教学院同人书

    过去之因而得现世之果,自种自获,丝毫不容假借。但应各各努力,各自发菩提心,各自精进,视此学院为各自道场,各各成就自己之道业而已。  六、对于学僧过失应有哀矜心 人之一生,悉由过去业种,遇缘而生现行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2764702.html
  • 略谈《十二因缘》(一)

    。故称为一念十二因缘。此理微细难晓。姑举一则见他美色,起心贪爱为喻:  有一人,见女姝好,萌生爱心,即是无明,不了境界  本虚故。爱心滋长,引起业种,即是行。对彼美色,专心注想,即是识。与识俱起之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486571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时间观

    所以严格说来,唯有现在实有,至于过去未来,唯据曾当因果二性而立。如吾人所造的业种,是由现在的行为活动而促成的,若离行为活动,即无种子可言。不离现在而有的业种,约其酬前引后,乃说为过去未来。如现实的生命果报体,足过去的业种所招感的,现实的果报体,酬前生命种子,所以安立过去;复由现在所作的业种,引生未来的新生命体,所以安立未来。酬前的过去是假立的,引后的未来亦是假立的,因为这都不离现在而有。假定离了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665950.html
  • 僧伽的责任与担当

    产生的,因此种子的良莠,可经由控制中、大树的品质而获得。幼苗和小树的阶段,是保证品质的关键,也是佛法发挥大用的时候。幼童的思想纯正,虽有往昔的业种,可是如果没有缘的触发,是下会发生作用。故教导一些佛法...

    戒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767632.html
  • 谈爱情与情苦及如何解脱

    了却各种情缘(一生当多生使用)。 (6)禅定波罗蜜:以禅定方进入第六识、第七识、第八识认识业障的种类,如咖啡色(情种)、灰色(淫业)、嗔业(白色)、骄慢(黄色)、痴业(黑色黏液)及其他业种,由定中查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4676664.html
  • 三种杂染——流转义

    熏习之内因力,恒与身俱,不俟外缘,自然转起之烦恼。分别者,兼藉现在世邪教等外缘,分别计度,然后方起之烦恼。烦恼障中,分别烦恼障,有发起有漏善恶业之作用,即发业惑。俱生烦恼障,有润溉善恶业种令生当果之作用...余一切烦恼。己上爱取二支者,润生惑,通种子与现行。十有支者,前行等六支种子(即业种与名言种),为爱取润已,决定感招当果,依现在因位有当来果义,名为有支。其体即行等六支种子也。十一生支者,从中有托生于母胎之...

    黄忏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94807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

    当得无上菩提。”   (5)阿赖耶识是否实有之差别  唯识说阿赖耶识为实有,并说唯有阿赖耶识可以持种,保持业种到后世感果。  中观说阿赖耶识并不实有,因阿赖耶识含藏染净种子,世世常变,不符实有的条件。至于持种问题,业种是因作业方有,所以业种并不实有,既业种本不实有,则持种的阿赖耶识也不必非实有不可。  (6)是否有离识外境之差别  唯识主张没有离识的外境,一切外境,皆是心识所变化的。  中观主张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1242071.html
  • 忏悔析义

    下文分三个层次来谈:   一、转变业缘   这是从业感因缘改变的事相上,说明忏悔除罪的理由。依佛法而言,所造的业就如同种子一样,适当的时节因缘成熟,就会现行招感果报。此论是基于业种不消亡的立场,说明业种不消,但可以在业种成熟为果报的过程中,改变其因缘,令种子不成熟或得到一种相对性的变化,而达成果报改变的目的。从世间法来看,世间既有种子可以用种种方法使其不发芽成熟,业种亦可以有种种善法因缘使其不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4044774.html